第315章 规模生产-《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李余本打算以六十文一两的价格卖出自己手里的蔗糖,可既然是十五嫂和十六哥要买,他自然不好以这样的‘高价’出售。

    便以一两三十文的价格,卖给他俩每人五百斤。

    李余给刑王妃和郑王送去蔗糖后,立刻便收到了他二人送来的钱,各二十四万文。

    但过了还不到一个月,李余再次收到两人各送来的二十四万文。

    李余很是不解,看过刑王妃和郑王的书信后,李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。

    原来他二人都是以每两一百文到一百二十文往外卖的,即便是如此高价,蔗糖依旧是大受欢迎,供不应求。

    他二人一个是李余的兄嫂,一个是李余的亲哥,都不想占他的便宜,知道李余在梁州这边,是以每两六十文的价格卖糖,他俩便各自给李余补了二十四万文。

    在书信的末尾,两人又提出,还想要继续购入李余手中的蔗糖,而且是有多少要多少。

    梁州这边,地处偏远,经济也相对落后,六十文一两的糖块,还真没多少人能买得起。

    但刑王妃和郑王都住在中原地区,封地的经济发达,百姓富裕,即便是以一两一百二十文往外卖,普通百姓咬咬牙,每个月也能买上一两,打打牙祭。

    有了刑王妃和郑王这两位‘大区经销商’的鼎力相助,立马就解决了李余的出货问题。

    现在,他已经不用考虑蔗糖的销路,只需考虑如何增加蔗糖的产量。

    李余以自己在城外建的庄子为中心,不断的向外圈地,种植甘蔗。

    而平昌城,乃至周边的百姓,要么已举家迁徙,要么已死在蛮人的刀下。

    目前,大片的土地荒废,变成无主之地,如此一来,倒是便宜了李余。

    李余把甘蔗的经销搞得风生水起,负责甘蔗种植的宓荣也没闲着。

    他把木系术士、水系术士,分成好多个小组。

    能力强的小组,负责两、三亩地的催产,能力弱一点的小组,负责一亩或几分地的催产。

    在李余的建议下,宓荣还搞出了绩效,产量越高的小组,每月所领到的薪酬也就越多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