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询问演员对角色的理解一方面是想看他是否有出演角色的诚意。 毕竟你连角色理解或者说是角色小传都不曾准备,首先态度就没有端正。 那还演个锤子戏,别耽误彼此的时间了,退吧。 程臣记得后世有个导演拒绝一位资方安排的演员时便是用了这招。 结果那个演员支支吾吾好不容易说出来了,结果还被人提示说的是另一个角色的感悟。 那个演员自然没有出演那部剧,这件事还被网友翻出来反复鞭尸。 当然,拒绝资方安排的演员肯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,所谓的角色感悟只不过是导火索而已。 其实角色理解更多的是侧重于演员对角色的契合度,或者说是理论是的认知。 这反映一个演员能否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站在角色的角度诠释出来。 可不要小瞧这一步,大多演员试戏的时候都死在这一步…… 黄博看了演程臣,也知道这是决定他能否出演的第一步,当下不由得紧张道: “好,不过我对角色的理解可能与程总您还有泞导的不一样。 有什么不对的地方,您直接指出哈。” 程臣点了点头,一旁的泞浩也将目光投了过来。 在两人的注视下,黄博磕磕绊绊的说道: “黑皮和道哥还有小军相比,对盗窃可是一点不专业。 从剧本上密集的笑点安排可见他本来不是干盗窃的。 而且从他的口头禅是“费那事干嘛,直接抢不就完了吗?”可以推断出。 他原来的职业很可能是抢劫,还有黑皮的那柄铁锤是贴身携带,时刻不离。 可见他对铁锤这种工具非常熟习,显然是以前抢劫的时候使惯了。 这是人物外在的刻画和行动链条,侧面也能表现出他抢劫犯的身份。 还有剧本里原本说他是外地口音,具体并未说明。 但从这里可以看出,一口外地口音的黑皮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跑到山城? 最大的可能就是身上有案子,他属于畏罪潜逃……” 听到这里,程臣点了点头,心想博哥到底还是博哥。 虽说现在名声不显,但这份心思却早早有了。 当初他帮泞浩改编《石头》的剧本时就把黑皮这个角色想象成黄博的表演来写。 毕竟那个时候他认定黑皮就是黄博,但后来考虑到或许会发生什么不可控因素,黄博无法参演。 于是便将鲁省话改成了外地口音,等找到黑皮的演员后再做决定。 结果兜兜转转还是来到了黄博身上,这是巧合但也是命运。 而心细如发的黄博一上来就发现了这点。 黄博抬头看了眼程臣,程臣点头,问道: “嗯,那你觉得电影的结局安排的怎么样?” 听着程臣明显是考校的话,黄博咽了咽口水。 他也不知道自己刚才番话对不对。 听到程臣的话后,他想了想,硬着头皮,继续道: “电影最后的结局是冯董和秦经理在利用和被利用的过程中接连死亡。 麦克被包世宏抓住,包世宏因此受到表彰。 而道哥和他的兄弟则过着亡命天涯的生活。 他们就像过街老鼠一样,听到一点动静就要仓皇而逃。 我看影片最后是黑皮在高速公路上跑着,一边说着胡话。 其实便是传递一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价值观。 像黑皮和道哥这种小偷小摸最后受皮肉之苦。 而类似冯董和秦经理这种大奸大恶之人死于非命。 主角包世宏最后尿尿也通畅了,夫妻恩爱。 虽然得到了价值百万的翡翠,但是二人并不知情,继续过着平凡的日子。 可以说是个大团圆的美满解决,大概这就是善恶到头终有报,平平淡淡才是真。” 听到黄博的话,程臣满意的点了点头。 又挑了几段戏让黄博试试…… 程臣对黄博的试戏很是满意,对一旁的泞浩道: “黑皮的角色就定博哥吧,之后的角色你继续寻找。 接下来我要去台省一趟参加金曲奖,有什么事儿你打电话给我也行。 直接找苏青雅也可以,演员找好后就可以开工了。” 泞浩高兴的点了点头。 一旁的黄博也很激动,同时有很是羡慕的看着程臣。 那可是金曲奖啊…… …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