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二十五章 演尽风月-《娱乐春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这文有点意思,行文雅致精细,似是每一字都有用意。”

    “这行文据说是医仙子之笔。”

    “此时看不出太多,待得明日新文再瞧瞧。”

    日报连载不是每天一回,而是两回,行度很快。连续几天下去,世人反应泾渭分明。

    江湖人越来越大失所望,差点没把报纸拿去擦屁股:“写得什么玩意,看不懂。”

    而达官贵人越看越有趣:“好一个护官符,好一场葫芦案。”

    闺阁少女更是日日翘:“新一期报纸来了么?我要看宝玉”

    薛牧原以为的任性,可能全世界没人看,事实证明受众还是有的,会有这样一批纨绔与膏粱,看得心领神会。

    而如果说大部分人依然看得懵逼,那么当音乐随着出世,那就犹如一场风暴刮起,整个灵州与京畿都震了三震。

    就像一部优秀的影视,其中主题曲插曲更能增色,与剧情相互辉映,诱人沉迷。可以说没有了优秀的主题曲,剧都未必有那么红。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忘了上海滩是什么剧情,但没人能忘记那一曲浪奔浪流。

    音乐的共鸣性与流传性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有人只听梦岚的纯音乐,沉醉不起。有人日夜循环罗千雪的歌喉,茶饭不思。

    大街小巷尽是红楼之风,吹遍了中原。

    专辑的铺设比报纸还快,以灵州为中心辐射天下,旬日之间,天下尽红楼。

    连带着原先觉得看不下去的人,都重新再找报纸回头看过,配着歌曲看剧情,越看越有滋味,慢慢的就陷进去了,现了一些伏笔铺陈之后,对作者的妙笔更加五体投地。

    “世上怎会有这样的书”

    “此前有眼无珠,今日方知旷世奇文也。”

    “奇文,神曲,交相辉映,光耀万古,再无人能比肩。”

    “厚地高天,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,可怜风月债难酬。得睹此文,当今故事尽成废纸。”

    “薛牧的玲珑心,萧轻芜的细腻笔,梦岚的琴,千雪的音,演尽这场风月之鉴。当真只应天上有,这根本不该是人世间的东西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